這天剛好和老公一起吃飯,吃完飯後他提議我們一起去看電影。他有兩部電影讓我選要看哪一部,因為我覺得這部間諜橋看起來似乎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就決定去看看。真的非常謝謝老公。
故事一開始描述一位愛畫畫的蘇聯間諜被美國政府抓,雖然他在住宿的地方,把自己裝扮得一點也不起眼。在一群人要搜查他的住處時,假藉要清洗顏料,趁這一群人忙著在房間東翻西找的時候,把機密的紙張偷偷沾著顏料毀掉。
公司把幫他辯護的案子交給主角,本來公司主管認為只要隨便幫那蘇聯間諜辯護就好,讓大家認為美國有盡到人道義務。可是主角並不這麼想,因為美國同樣也有一群人跑到蘇聯當間諜,他也希望被抓到的美國人也能被好好對待。於是他盡一切的力量努力幫忙蘇聯間諜,雖然一開始法官和民眾普遍不認同他的行為,在背後唾棄他,而且家裡還被人開槍,連辦案的警察也對他的行為感到憤怒。可是後來有兩個美國人也落入蘇聯和東德手中,才有籌碼讓三人互相交換,回到各自的國家。
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不只一次主角問蘇聯間諜說:你擔心嗎?可是蘇聯間諜卻回答:那有幫助嗎?對生活中的許多瑣事也是一樣,
我們常常會不自覺擔心很多事,但是對整件事情卻是一點幫助也沒有。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像主角這樣,對於想做的事,用盡一切辦法去完成它,盡人事聽天命。
當大家希望蘇聯間諜馬上執行死刑時,他反其道而行,用憲法辯護,還有到法官家裡求情,他的誠心讓法官也為之動容,願意把陪審團都認為有罪的蘇聯間諜,只判了監禁,免除了死刑。
因為主角到東德時,那位東德的主管聽到他要兩人換一人的提議時,一直裝忙避不見面。他只好誇獎一下那主管身旁的秘書,藉機跟他聊天,使他卸下心防,後來才把自己的目的告訴他,藉由秘書傳話給主管,讓意思正確有效的傳達。有些事情不用兩人正面交鋒,經過旁邊親近的人去表達,比較不會有尖銳負面的言語,反而效果會更好。
蘇聯間諜和主角說了一個故事,說小時候他父親總是指著他的一個的朋友,說:看著這男人。他不是很懂為什麼。直到有一天,家中來了一群人,一直打他家人和這位朋友,可是這位朋友不管被打幾次,打倒後都會馬上站起來,這群人之後就沒有再繼續打,最後竟然能好好活著。或許這群人也被這樣的行為感動吧!在現實的環境中也是一樣,某件在心中一直很想做的事情,透過不斷的努力和練習,雖然可能不斷失敗,不斷被打倒,可是我們終究能夠靠自己的意志力戰起來。到後來也許會感動上天,讓我們的心願如願以償也說不定,不要太早放棄,成功一定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在我受職訓的時候,曾經有個老師說他英文很差,但是憑著他堅強的毅力,考了二十幾次多益,終於考到理想的成績,真的很不簡單,也勉勵自己一兩次的失敗不算什麼,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如此珍貴,多麼得來不易,一定要讓自己閃閃發光才行。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認為一件事:這樣就很好,不要再要求什麼了。就如同原本主角的長官覺得只要把美國間諜和蘇聯間諜兩人互換就好,可是東德還有一個無辜的美國大學生被抓,因此主角堅持兩人換一人,不然就都不要換。雖然有可能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但是因為主角站穩自己的立場,不因為長官的勸說而退縮,終於讓蘇聯讓步。在交換間諜的時候,原本東德沒有大學生的消息,但因為蘇聯間諜其實也被主角感動,主動提議要等待東德的消息,才讓結局更完美落幕。不然主角的主管本來想說就不管那大學生,兩然交換就好。
怎麼判定你和其他人的關係?就看別人見到你的時候,是擁抱或是要你坐後座。這樣的關係真的很微妙,即使是兩國同意的間諜交換,蘇聯依舊不承認這是自己國家的間諜,讓人有點心寒。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